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盛邀政商学界顶级嘉宾全面展望2024全球及中国经济热点话题

戴相龙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出席年会并致开幕辞。 他认为,中国 经济 复苏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但这种反弹和长期改善并不意味着像过去那样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由于国家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中速增长,经济发展势头和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必将推动我国经济恢复和长期改善。”

12月8日, 中央 政治局会议和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发展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提出多产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不断夯实稳中向好的基础。

在此背景下,戴相龙认为,“2024年,中国可以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同时他还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即使明年实际增长低于5%,仍将高于全球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这是令世界瞩目的杰出成就”。

同时,戴相龙也提醒,要正确评估各类风险对经济长期向好的影响。

对于市场最关心的房地产市场风险,戴相龙表示,我国政府有强大的组织和经济实力来化解严重的 金融 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休闲应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等“三大工程”; 完善相关基础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北京、 上海 已率先放宽购销限制。”

因此,戴相龙认为,“房地产风险是可以控制和化解的,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仍将是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下为戴相龙讲话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专家学者们:

早上好! 感谢凤凰卫视和凤凰网的邀请! 热烈祝贺2023凤凰财经年会盛大开幕!

现在,围绕本次年会的主题,我重点讲一下中国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正在复苏、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的正确判断。

绝大多数国际机构和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前景给予积极评价。 不过,一些国际机构和学者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表示担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表示,“我国经济复苏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到,中国经济复苏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第一,不要把中国经济过去的长期快速增长与未来几年的稳定增长相比较。“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分别为10.17%、10.96%、7.52%。“十三五”期间下降至5.45%。 其中,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为2.6%。%。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中速增长,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主动调整。“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应在6%以上。 但受三年严重疫情影响,近三年年均增速有所回落。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必将进入基本复苏、长期向好的趋势。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必将促进中国经济复苏和长期向好。 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增速回升趋势明显。 今年推出的新措施明年继续有效。12月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发展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稳就业政策将继续夯实稳中向好的基础。 我坚信2024年可以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三是正确评估各类风险及其对经济的长期积极影响。2002年底,我国四大商业银行陷入“技术性破产”。 经过八年的努力,四大商业银行全部成为上市公司。 很快,他们的核心资本就跻身全球十大银行前四名,这表明中国政府有强大的组织和经济实力来化解严重的金融风险。

中发[2018]27号文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目前,此类风险增量已得到控制,库存已减少,责任追究制度已认真落实。 希望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化解地方债务隐性风险方面提高透明度,避免国内外猜测和误判。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个人住房贷款办法》后,个人住房贷款快速增长,到2023年9月占全部贷款的23%。住房金融在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住房。2017年,国家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开始个人住房法规的“过渡”,导致近两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房价下降。 为此,国家和金融部门纷纷采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 中国还没有开发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衍生品。 在“炒房热潮”达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地步时,采取了宽容有序的措施,避免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在中国重演。 这并不容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开发商、金融公司以及部分住房投资者都会遭受一定的压力和损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休闲应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完善相关基础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北京、上海率先放宽购销限制。 我们认为,房地产风险是可以控制和化解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仍将是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是正确认识和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过去20年,实际增长高于18年的预期增长。 这一结果给全社会留下了“预期增长目标”被视为国家必须实现的目标的印象。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年初的预期增长目标不可能转变为实际增长目标。 大多数年份,实际经济增长达到预期增长目标就足够了。 如果明年实际增长在5%以下,比全球增长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左右,那就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突出成绩。 。

二、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发挥金融体系整体功能。

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他这里所说的“金融”不是小额信贷,也不是金融环节,而是金融体系。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这里所说的“金融”也是指金融体系。 他首次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加快金融 强国 建设”,即建立为国家强国服务的金融体系。

金融强国是指金融体系实力和影响力领先于世界的国家。 金融强国首先必须是经济强国。 与此同时,世界上将会出现几个金融强国。 其中,最强大的金融强国将成为全球金融霸主。 我国建设金融强国并不是谋求世界金融霸权。 我国反对世界金融霸权。 就是争取与我国经济金融实力相媲美的国际金融地位,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 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提供坚强支撑,同时也促进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展。

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布局相协调。 力争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建成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本世纪中叶建成金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到本世纪中叶,当我国成为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将建设金融强国。

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构建金融权力体系,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推进中央银行体系建设,把人民币管理成为全球货币供应量最大、币值最稳定的国际货币。 在数字货币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其次,到2035年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将与欧元相当,到本世纪中叶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货币。 三是培育和发展能够与欧美金融集团竞争的全球性、综合性中国金融集团。 四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国际资本跨境自由流动,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 五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与纽约、伦敦具有同等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六是金融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跻身全球前列。 七是建立有效的中国式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生活网资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安全。 八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提高和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几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推进。

近年来,央行准确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相一致,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 社会对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赤字的监督远强于对央行货币供应量增速的监督。 这是国际惯例。 然而,央行长期过量的货币供应也给国家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2020年至2023年,货币供应量M2增速累计高于经济增速与居民消费价格增速之和16.9个百分点。2016年至2019年,累计增速高出1.01个百分点。 过去四年高于前四年。13个百分点。 一些地方贷款转化为不参与生产建设的“懒惰存款”。 这表明货币信贷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渐下降。 为此,未来两年,在继续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总量的同时,要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适当增加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转移支付,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 建设现代央行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目前,企业和个人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央行再贷款利率形成的利率调控体系的反馈还不够敏感。 截至今年6月底,国债托管余额26.6万亿元。1年以内的占18.53%,其中3个月和6个月以内的只占很小的比例。 建议逐步增加3个月期、6个月期国债发行,为央行通过短期国债买卖控制货币供应量、传递央行利率政策信息创造条件。

二是调整金融结构,将更多社会长期资金转化为企业资本。

早在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提出要积极调整金融结构,大力发展证券保险业。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 今年10月,他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 但我国金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2022年末,全国社会融资存量中,间接融资(贷款)占比62.2%,直接融资占比37.8%。 但债务融资占直接融资的34.7%,股权融资仅占3.1%。 我国保险业资产排名全球第二,但保险密度和深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证券业将部分社会资金转化为企业资本,保险业将3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企业股权和股票市场。 大力发展证券保险业,是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重要举措。 发展证券保险业,必须依托现有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然而实践证明这还不够。 要总结17年来大型金融企业综合经营试点,明确我国大型金融集团综合经营的发展方向,即以银行业为主,同时投资设立全资金融机构。拥有或附属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如今,大型商业银行的人员和办公设施逐渐充足,这也是大型金融企业开展综合化经营的有利时机。

让更多的社会资金转化为企业资本,关键是要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促进资本积累和有效利用的自觉性。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质量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我主张把会计纳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检验指标。 全社会要关注企业资产、负债、资产、资本利润率。 我建议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公布全国所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资本平均利润率。《政府工作报告》是回应全社会关切的综合数据。 因此,我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国所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资本平均利率,并逐步过渡到报告全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资本金平均利率。全国和各级政府所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资本平均利率。 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报告的规范内容。

三是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更好地促进资本跨境双向流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各类金融产品和交易均按照国际标准设计,股票市值和债券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二,是我国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 要集中我国金融资源,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未来几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扩大境外资金持有我国金融市场股票、债券的比例。2022年底,外资持有A股价值占比为3.8%,外资持有债券占比为2.4%。 力争在3-5年内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以上。

二是加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领导和规划。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国内外、实体经济和金融业。 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国际金融建设加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制定更加权威的专项文件。 国发[2009]19号文件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列为一号文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推动。 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20]46号文件统一部署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2021年8月,上海市政府根据上海“十四五”规划,制定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 建议中央金融委组织制定中长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央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上海市政府制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央行指导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实施。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