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红米汽车 来了! 还远吗 雷军的 小米第一车

出品 | 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

年轻人喜欢的车,造出来有多难?听雷军讲小米汽车的故事就够了。

花了300亿,用时9年,交付5辆车,这是贾跃亭造车;

烧光1000亿,卖了1000辆车,这是恒大造车;

投入100亿,花了1003天,约3000人团队,召开技术发布会,这是小米造车。

12月28日,雷军亲自解开了小米首款汽车SU7的神秘面纱。一直不怎么被看好的小米造车好像真的成了。

在这场被戏称为“车圈春晚”的技术发布会召开前夕,雷军早早地在微博开始了宣传。期间伴随各种泄密、传言、猜测,群众情绪被逐渐推到了高潮。27日,雷军开启“致敬”系列,不仅做了海报,一一向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华为等企业致意,甚至于当晚在多个城市亮起了致敬大屏。

这波营销花活整下来,就连被业内称为“微博之王”的理想汽车也要退避三舍。气氛被烘托到了顶点,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宣称要“全面重新定义汽车工业技术栈”的小米汽车到底如何呢?

1、全场焦点:价格!!!不是9.9万,也不是14.9万

小米给大家的“亲民价格”的印象实在太深了!以至于评论区没有别的,到处充斥着“小米第一车价格”的讨论。

在整场发布会期间,大家一直关注的焦点就在于:关于小米SU7到底会不会公布价格?遗憾的是,正如雷军会前所说:”关于定价,我们还没有最终的决定。”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说,可能有点贵。雷军在介绍SU7电池时表示,别9.9万,也别14.9万,“电池包都十几万,想什么呢?”

有科技博主认为,基础配置和竞品定价是预测车价的两个重要标准。通过SU7的参数和性能,可以从同赛道友商的定价来一窥端倪,据此推测,其价格区间大致以25万为基准线上下波动。

其实关于小米汽车的定价,大众推测基本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

一派坚持,价格依旧是关键要素。小米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前景未知。会尝鲜并勇于为小米的首款汽车买单的很大一部分还是长年积累下来的“米粉”。但如果定价偏高,很可能与一部分“米粉”群体错位。况且在电动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前提下,如何打响第一枪尤为重要,性价比高,销路打开,攒下口碑,也许才是小米进入车圈的正确打开方式。

另一派则认为,就像雷军说的,会有点贵,但“有贵的理由”。当年小米手机面对苹果三星华为三大强手,依然能存活下来,靠的是超高性价比。“小米在做手机的这些年,击败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山寨机”,并非虚言。小米的定价策略不仅血洗了山寨机,也借此赢得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但在如今情况却完全不同。

首先,如果定价偏低,就很难集成较为强大的技术,毕竟造车烧钱,而在技术方面电动车企更是卷的厉害。

其次,市场环境不同,如今群雄林立的车市并不是当初鱼龙混杂的手机市场,在低端档位上,后发的小米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在较为成熟的先发企业面前,小米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生态位那很可能泯然于众人。不如开辟高端市场,以技术和品质走出一条新路,也为多年来的品牌形象镀上新色。

2、小米全栈智驾:

“na”一下,小米和iPhone都能上车

“起步晚,起点高”,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多少有点自嘲的味道。“我们在整个智能驾驶领域里面所使用的底层技术全是最新一代的,像BEV、Transformer、占用网络、大模型,全是最新的技术。”

新能源车对于小米而言,是一个跟“手机”完全不一样的“物种”。不过好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造就了一个新的造车“起点”。

小米全栈自研了智能驾驶技术Xiaomi Pilot。雷军在公布投入数字时,情绪难掩激动——

“小米自动驾驶的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据称,小米在这上面第一期总投资高达33亿元,目前已经追加到了47亿元。

在上述发布会上,小米汽车还发布了变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以及道路大模型等自动驾驶技术。其中,城区领航辅助NOA系统计划明年年底开通100个城市。

,时长01:12

关注大模型应用的极客们,不妨关注道路大模型实时生成道路拓扑效果,解决了无须高精地图的问题,就等于为造车省去了一笔巨大的开支。

另一个重磅的亮点,就是小米智能座舱Xiaomi Smart Cabin。小米澎湃OS正式上了小米汽车,手机和车机可以跨端无缝连接,用雷军武汉口音来形容,只要你“na”一下,手机里的应用就跑到了车机里。

当然这个手机,可以不是小米。“如果你手机暂时还没用小米,没关系,苹果用户开小米汽车也有很好的体验。”雷军一脸笑意,补充道:“还是希望大家去使用小米手机!”

3、“挑战冬季电车之王”,不是闹着玩的

冬季续航里程缩短、充电速度变慢、空调暖风系统耗电量大……低温续航“缩水”无疑是电动车车主们最大的槽点。

小米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车厂,立志要做“电动车冬季续航之王”!雷军还邀请现场媒体拍照留证,可见信心满满。

为了实现立下的Flag,小米推出两项针对热管理的技术。这里科普一下,所谓热管理就是利用加热或冷却手段对温度或温差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第一项是「小米高效双模热泵」技术,能实现零下20度,热泵依旧从冷空气中吸取热量;第二项是「小米首创三热源逐级聚能」技术,可以将电驱生产的余热、压缩机、加热器的热能逐级聚拢,传递给座舱,最大电池加热功率高达18kW,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这一数据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在一系列热管理黑科技加持下,小米汽车在低温环境中将实现续航保持率同级更高、空调升温速度同级更快、充电速度同级更快。这样看来,小米要成为“电动车冬季续航之王”还真不是吹的。

电池,是做好电动汽车的基石。除了解决冬季续航的痛点,小米汽车电池采用了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确保电池安全:电池在55°C满电情况下,即便完全不依靠水冷系统,也能确保无热蔓延发生。

小米自研的800V高压电池包采用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把电池包做成车身的一部分,CTB电池包+地板厚度仅为120mm,技术平台能力上限可达到150kWh,续航超过1200km。

4、混搭风格黑科技巨兽:电池与钢铁

小米汽车的硬核技术,还体现在电机和大压铸上。

电机方面,据雷军透露,现在电动车行业都在卷电机转速,毕竟相同扭矩下,转子转动越快,车的动力性能就越好。比如主流豪华品牌BBA、保时捷卷到了16000转,特斯拉全新Model S Plaid售价接近百万,转速做到了20000转。

小米汽车从刚开始就立项了“小米超级电机项目”,最终在去年年底实现21000转,并已实现量产。此外小米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三款超级电机V8s,达到了27200转,计划2025年上车;更令人兴奋的是,实验室达到35000转,但距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另一项核心技术是大压铸,2020年,特斯拉开启了大压铸时代,在特斯拉上海工厂率先实现6000吨大压铸量产,将70个零件整合成了一个。

雷军表示,小米全栈自研的9100t大压铸集群是一个工业巨兽,比特斯拉上海工厂的6000吨大不少。小米定制了大压铸设备后,还完成了大压铸全套流程及标准自研:包含60个设备,并能精密控制 433个工艺参数;此外,大压铸使用的是自研的材料小米泰坦合金,雷军强调,小米也是国内唯一拥有量产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

5、写在最后:有关红米汽车的期待

3年过去,雷军那句“堵上所有荣誉和战绩”去奔赴造车这个战场,已然有了战果。对于新能源,不同细分赛道的玩家都能深深体会到“造车”故事是多么的跌宕起伏,但从价格而论,优化供应链能带来的成本下降的“小米手机打法”似乎并没有在这款外形多少有点像“保时捷”的小米第一车上奏效,造车的成本实在太贵了!

雷军亲自下场,打出了硬核的科技牌。招募造车人时,非常爱讲这样一句话:只有懂车爱车的人才能造出好车。

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新能源车圈的极致追求:爱车懂车的人,自然是希望车的功能、体验、智能程度越极致越好。

然而,在“不那么懂车”的受众们看来,车就是一种代步工具,太贵我不想买!还是等“红米汽车”吧!

看得出,大家对于平民价格的智能车,期待已久!尤其对于小米而言。

小米汽车来了,红米汽车还会远吗?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