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举行的东京奥运会期间,不少网友观赛时都出现了一种心理现象:“我一看直播,(我支持的选手或者队伍)就赢不了;我要是一会儿没看,中国队就拿了好几块金牌了。”很多网友,看直播时自己太紧张了,浑身用劲儿又帮不上忙,憋得难受;还有网友对着显示器“花招百出”,又是吹气想要给对手制造风阻,又是用手“推”运动员前进,试图动用“玄学”的神秘力量“加持”;甚至有网友干脆不看直播了,转而反复刷新网络新闻关注赛况赛果,确定获胜后再看回放视频……
网络让观众更有“感”和“现场感”,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过去看奥运,观众能从电视上即时观看的数量有限,因此培养出很多忠实某一领域赛事的“专业级”观众,他们对选手素质、规则、打分了如指掌,体育素养甚至不逊于电视解说员。而现在,网络观众可以观看的数量太多了,甚至可以在同一时间里观看领域的赛事,很难有专业知识方面的积累,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观看每场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只言片语的信息或者几张图片来了解进程。网络观众享受的情绪刺激更,也更容易错过细节、误读规则,甚至搞混预赛和决赛。
其实,“专业”观众都是“看”出来的。网络带来问题,也给出解决方案。网上有大量专业赛事的视频,甚至还有各国电视台的解说版本;网络也提供各类体育知识、资讯检索,几乎任何一个陌生的名词都能搜索到详细释义。只要网友对竞技体育的爱能更深入一些、一些,完全可以为多个领域赛事的“专业级”观众。
,是“看不坏”的。但看得,反而会留下遗憾与隐患。
接下来,我们还将迎来北京冬奥会。相对来说更熟悉夏季奥运会的中国观众,能否在观看冬奥会的过程中有更多收获呢?这一次,我们可要瞪大眼睛,看个仔仔细细、清楚明白。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