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小学生的 火了 重新架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网络烂梗

作者 | 傅思涵

小学生的“梗”逐渐成为大人的心头刺。

近日,一场引导小学生认识“网络不良梗”的班会火了。 面对一看到“吊带”就笑的小学生,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语文老师朱文杰上了一堂生动、发人深省的班会,引导孩子们不要盲目跟风热点,而是要学会反思日常生活中网络语言的使用。 使用。

这并不是相关话题第一次引起关注。“孩子们喜欢谈论的糟糕笑话越来越多。” 它可能会引起 成年 人的集体焦虑。

1982年,《娱乐至死》的尼尔·波兹曼在另一本书《 童年 的消失》中意味深长地指出, 电视 的出现取消了 成人 和 儿童 之间的界限。 在电视文化的影响下,孩子们逐渐成为成年人,知道了成年人认为孩子不应该知道的各种秘密、矛盾、暴力和悲剧。

但现在,当我们已经来到了互联网无所不包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网络文化对孩子的渗透,重新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呢?

小学生“尖子班”“坤坤”

六年级女生杨涛感到非常心疼。 自从她四年级以来,身边开“恶作剧”的同学越来越多。 一开始,他们喜欢模仿“电晃”,经常弯曲身体、摇头、做出不明原因的颤抖。 后来,“小鸡,你真漂亮”再次流行起来,男孩子们经常谈论“只是因为”,她明白了这个“表情包”背后的负面含义。“当我和他们交流时,我感到愤怒和无助。”

“鸡你真漂亮”来自于蔡徐坤参加《偶像练习生》节目的恶搞。 蔡徐坤的歌曲中有一句台词“只因为你如此美丽”,因为发音相似,“只因为”被恶搞为“鸡”,并在网络广泛流传。 蔡徐坤也被很多预告片称为“坤坤”,但这个昵称中蕴含的情感色彩多为调侃和讽刺。

蔡徐坤被恶搞视频截图

“坤坤”也出现在家长们的眼前。 南京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家长张石告诉南风窗,儿子无聊的时候就会说“鸡,你真漂亮”。“他让我猜猜是什么样的明星,我只能想到《王妃》里萧敬腾唱的‘叶太妹,再危险’,我不知道这和蔡徐坤有什么关系。”

“我们家孩子最夸张的时候,说啥都要在后面加上‘坤’字。家里的猫本来叫‘霍鑫’,他却非要改成‘霍坤’。” 深圳一名五年级小学生家长杜兰无奈地说。

类似“鸡你真漂亮”的网络表情包出现在小学生的口头禅中,甚至出现在作文、美术作业、书桌涂鸦中,成为小学生中的“尖子班”。 大人们惊讶地发现,“网络言论、网络言论”流传到小学生的土壤后,发展得如此迅速、蓬勃。

曹沫是苏州市一所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主任。 有一天,她在教室里听到“你是老卢,你是老卢”。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另一个声音立刻反驳道:“老陆就你一个!” 她愣了一下,为了听懂孩子口中的“流行语”,我赶紧上网搜索:所谓的“老6”最早出现在游戏中,指的是游戏中的自由人,即就是,水平高,就像隐形人一样,给人一种惊喜感,后来现实中的他就成了一个“喜欢玩阴险手段的人”。

“班上大概有5到6个孩子,他们的作文中会使用一些热词,比如‘老6’、‘yyds’。” 在深圳某小学担任五年级语文老师的岳婷告诉南风窗。 当他在课堂上提到李白时,同学们都说李白是一个速度快、攻击力强的“刺客”。 虽然“10后”也会从课本上背诵诗人李白的一生,但他们更愿意用《王者荣耀》游戏中的刺客“李白”来获得课堂交流中的表达乐趣。

董宇辉在直播中讲解了“诗仙”李白的身世,弹幕却引发了“李白是刺客”等游戏话题

“网络上的‘不良表情包’会限制语言思维,削弱思维能力,固化表达,导致孩子‘写作失语’。” 曹沫说道。 流行的网络语言随意改变语言的基本组合,随意使用错别字和奇怪的字符。 在网络语言的冲击下,学生很难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庄严之美。

岳婷补充说:“玩表情包会产生固定的、常规的反应。我们希望学生在面对生活时能够自觉地观察、辨别和思考。” 他举了一个例子。 早上,他希望听到的不是学生们说“今天的学校装修真漂亮”,而是“今天的学校装修真梦幻、漂亮”。

“网络文化的恶搞和改编有很多,很好笑、很有趣,但都是空洞的,没有任何真实性作为基础。这种不真实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他说。

“不再天真”的孩子

在杨涛看来,烂梗让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像以前那么纯粹。 她觉得那些搞恶作剧的同龄人有一种“幼稚的成熟”,“明明是学生,却说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话”。

当代小学生为何表现出惊人的“早熟”? 当我们试图找到罪魁祸首时,过度发达的互联网往往会成为答案。

“我们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了解情况,他们知道长辈知道的一切。当孩子们接触到曾经隐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时,他们就被逐出了儿童的天堂。”

1982年,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失》中,针对电视文化对儿童童年的“侵蚀”,提出了上述论断。 如果把电视的语境换成短视频和智能手机主导的时代,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就显得更加正确。

《嘉年华》剧照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奇怪,孩子和大人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就不再是孩子了? 换句话说,我们对孩子的定位似乎不仅基于他们有限的身体年龄,还基于他们心理的“无知”和“纯洁”。

对此,波兹曼更为直白地透露:童年是一种发明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回顾历史,在中世纪,成人和儿童是没有区别的。 中世纪的儿童与成年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交圈中。 孩子只要到了七岁,掌握了所有的口语生活网资讯,具备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就可以参加成人的所有活动。 孩子们几乎已经脱离了需要人类照顾的婴儿期,立即投身于职业学徒等角色。 社会上没有像学校这样专门安排未成年人的机构。

《加油!妈妈》剧照

直到15世纪中叶,印刷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改变了这一切——作为媒介文化学者,波兹曼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理解社会变迁。

与口语时代不同,印刷机将知识和经验固定下来,实现深远的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用文字作为中介,并开始注重抽象的经验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一种“文字文化”诞生了,社会被分为能读能写的人和不能读能写的人。 前者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现代意义上的“成年人”,因为拥有读写能力就意味着拥有理性。

当成年变得“挣来”时,孩子们就被从曾经与成年人一起生活的世界中驱逐出来,生活在为他们保留的“童年”的世界里。 在这里,孩子们接受教育是为了在未来获得成年人的能力:逻辑有序的思维、对高级抽象概念的运用、延迟满足和自我控制。

在孩子成为成年人之前的“保护期”,性、暴力、冲突等成人知识要坚决远离孩子,秘密要分阶段逐步向孩子透露。 波兹曼认为,羞耻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因此构成了儿童教育中“宝贵而微妙的部分”。 通过成人秘密的阶段性揭露,孩子们对秘密产生敬畏,在逐渐了解整个世界的同时,将羞耻感转化为一系列道德规范。

《嘉年华》剧照

正是这个“禁忌”,构成了现代儿童与成人的鲜明区别,也构成了儿童理想的成长道路。

“孩子们必须通过提问来进入成人的世界。 感谢媒体,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愤世嫉俗——或者更糟——被傲慢所取代。 因此,我们的孩子依赖的不是有权威的成年人,而是从传入的新闻中获取知识。 我们的孩子在提出任何问题之前都会得到大量答案,”波斯特曼写道。

波兹曼的诊断很好地解释了当今儿童笑话的“原因”:儿童的“早熟”是社会交往结构变化下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智能手机取代电视时,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剧。 如果说电视仍然具有大众观看的属性和严格的节目审查制度,那么私人手机和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则以更加露骨的方式展示了成年人试图保护的秘密。

与互联网相关的另一个后果是,当孩子们原本的无知和单纯的世界迅速崩溃时,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青少年世界。 这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与成人主流文化截然不同的亚文化圈。

《少年法庭》剧照

当我们把小学生中的热门笑话视为一种“社交货币”时,他们的调侃行为就很容易理解了。 正如成年人流行城市漫步和洞洞鞋一样,小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社会“硬通货”,构成了群体内的身份认同。

岳婷观察到,当班里的学生跳起“电摇”、说出“梗”时,他们在乎的是赢得别人的目光,即使这些目光并不完全是欣赏的。“这是一种自我满足感,或者虚荣心的满足感。”

“我儿子其实并不知道‘鸡你真美’的由来,我告诉他之后,他才知道这只是唱‘like’这四个字,但他还是想模仿,认为这可以让他的孩子变得更加美丽。”同学们都笑了。所以,(这个表情包)有点像孩子们的社交工具。” 杜兰说道。

谁在“定制”孩子

朱文洁上传到B站的公开课视频一开始,当小学生听到“大裤衩”就笑起来时,她问学生:“有什么好笑的?” 这时,弹幕上飘出一条成年观众的评论:“对不起,但是真的很好笑”“如果是我我也忍不住”。

“冲浪”和同一个海域的同一个“搞笑梗”,为什么大人可以毫无批评地自由表达,而孩子却不能?

换句话说,为什么当我们认为“网络跟踪侵蚀了孩子的纯真”时,我们就假设孩子应该是“纯真的”呢?

遵循波兹曼对童年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当成年人向孩子保守秘密并逐渐揭露时,两者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信息的等级秩序。 在这个秩序中,成年人代表着权威和控制,而孩子则处于更为被动的地位:他们还没有权利公开表达成年人所接触到的庸俗、肮脏、残酷的世界。

这个系统的底层逻辑是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

儿童在生理和社会心理方面尚不成熟,需要发展,这是现代童年观的基本前提。 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皮亚杰提出的线性发展理论。 在他看来,童年需要经历一步一步的发展才能达到成熟。 当孩子走向完全的成人状态时,他们就完成了思维从简单到复杂、行为从非理性到理性的演变。

《你好,旧时光》剧照

然而,线性发展理论蕴含着致命的价值取向——当童年时期的一切都被视为朝着成年时期的“未来”努力时,真正发生在“现在”的童年就变成了一种工具。 孩子被视为成人的附属品,成人则被抹上了成熟完美的光环。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谈论的童年大部分不是孩子们自己讲述的,而是我们自己讲述的。

“成年人通过创造童年的定义来创造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内容。”《童年的死亡》一书的作者大卫·帕金汉姆指出,成年人构建童年的概念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记忆或期望。 波兹曼也有类似的表述:“现代童年的范式也是现代成年的范式。当我们谈论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我们是谁。”

因此,成年人在孩子的目光中投入了一定程度的自恋和想象。 这也导致他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往往会滑向两个极端:要么认为孩子一尘不染,要么过分担心孩子身上的“恶”。

《隐秘的角落》剧照

社会学家克里斯·詹克斯(Chris )从历史上总结出关于儿童的两个经典概念:狄俄尼索斯儿童观和阿波罗儿童观。 前者认为孩子是小恶魔,生来调皮、不守规矩; 后者把孩子们描绘成小天使,生来善良天真。 然而,这两个概念都以静态和僵化的方式理解儿童,其中行为,无论“好”还是“坏”,都被认为是他们的本性所固有的,必须由成人塑造或控制。

同情与恐惧构成了成人对儿童认知的基调。 这不难解释为什么当小学生“耍花招”进入公众视野时我们深感担忧。 因为,一方面,我们认为它们是无辜的、脆弱的,不能被污染,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它们一旦被污染,就会跌入深渊。

“成年人在前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控制感,觉得自己可以控制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但事实却挑战了他们的自恋。他们处于自恋受到打击的境地,他们会有一定的感觉。”失去控制。”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江苏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费俊峰向南风创解释道。

日益扁平的网络,让成年人无法规范和控制孩子,至少在文化方面是如此——令家长头疼的小学生“做戏”就是一个例子。

玛格丽特·米德在她的《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变化、信息开放的世界,成年人无法再扮演年轻人的导师角色,从而导致“信仰危机”。

波兹曼认为,电子媒体的影响打破了成人与儿童之间“权威-好奇”关系的平衡,这种影响在智能手机时代尤其猛烈。 在喧闹的短视频中,定义童年、控制儿童行为的权利正在加速从成年人手中消失。

这种震撼和挑战让我们不得不更新对孩子的认识:想要实现有效的教育,首先我们如何真正去接近和理解?

空白的写字板,

还是野生植物?

“处理的方式就是‘常态化’。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平等地沟通,没有评判和责备。我们很好奇孩子们表达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表达,以及他们满意​​什么。” ……”费俊峰向南风窗指出,小学生“耍花招”。

面对“网络跟踪狂”在小学生和成人之间竖起的屏障,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理解和沟通。

朱文杰在热门班会上对同学们说:“气球是空心的,所以当一阵风吹过时,气球就会飞走;而当风吹过时,蝴蝶就会逆风翩翩起舞。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蝴蝶迎着风,有自己的思想。孩子们,你想当气球还是蝴蝶?

朱文杰“做一只活的、会思考的蝴蝶,而不是随风飘扬的气球”,引导小学生认识“不良网络梗”

岳霆告诉南风窗,网络文化是对学生自我辨别能力的考验,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体现阶段,他会以此来引导他们。“我跟同学们说,我们都是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吧?”

曹沫精心设计了一场以“孩子们,睁大眼睛”为主题的班会。 她首先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区分“正/粗俗、不健康的网络用语”,然后播放了一个案例故事,讲述不良网络跟踪者造成的危害。 孩子们给故事的主角写下了安慰的字条。“可可姐,你别难过,我们会支持你的!” 除了批评之外,她还从报刊上截取一些网络语言句子,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跟踪。

从“互联网对下一代的影响”的焦虑中恢复过来后,我们会发现,在不可逆转的科技趋势下,我们可以努力做的功课是如何构建温暖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在大人和孩子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建立顺畅、健康的沟通。

我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所有想法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隐喻。 启蒙时期,英国思想家洛克在《教育谈话》中写道,人类的心灵生来就有一块空白的写字板。 因此,孩子就像一本尚未写完的书。 孩子脑子里写的东西会填满书页,孩子就会成熟。

《少年法庭》剧照

另一位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是野生植物,其生长是有机的、自然的,很难通过书本来改善。 孩子具有自发、纯洁、坚强、快乐的美德,不被文明的阴影所窒息是一种幸福。

“洛克希望教育带来丰富、多样、信息丰富的书籍;卢梭希望教育带来健康的花朵。” 循序渐进的悟道和修炼,寻求两者的平衡。

“双向沟通非常重要,无论是网络语言、电子游戏还是某些行为,家庭中都应该有更多公开的讨论,让孩子获得不同的意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家长杜兰告诉南风窗。

例如,一个孩子曾经无法理解为什么她要花钱去听某个歌手的演唱会。 她解释说,因为那个歌手的声音特别能引起她的共鸣。 这时,孩子的父亲说自己的偶像是姚明,并给孩子播放了姚明的比赛片段和纪录片,称姚明不仅勤奋,而且幽默、轻松。“从那时起,孩子们对‘偶像’这个东西有了更好的理解。”

乔乔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她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记录她和女儿之间的对话。 有一次,女儿给她发来“麻麻,肚子来了,捡起来”,乔乔没听懂,事后百度回复女儿:“麻麻应该回答ABC吧?” 她在帖子中写道,“本以为唱孤独勇敢的男人就已经俘获了她的心,没想到还有来吧(捂脸)”。

Jojo与女儿聊天记录/图源受访者

“我和她的相处方式更像是朋友,我从来不会因为我是她的母亲而用这个身份来要求或压制她,所以她很乐意与我分享。”Jojo说,她可以站在孩子们的一边,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世界,因为我就是从这个年龄段来的。

“其实我收获还蛮多的,我了解到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看作是成人世界的缩小版,他们之间会有复杂的关系,也会有积极的一面。”

“我希望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建设性的对话,在对话中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同时也维护自己。正如哲学家马丁·布伯所说,我与你的关系,我在你看到的你眼里有我,我眼里有你,但你是你,我是我。” 费俊峰说道。

(文中杨桃、张石、杜兰、曹墨、岳婷、乔乔均为化名。)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