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古人曾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其高洁的品质和素雅的性格。对于弄影者来说,荷花丰润的曲线,飘逸的姿容,都充满了无穷魅力,这使其成为了众多“长枪短炮”前永恒的焦点。
然而,天若有情天亦老,花枝常翠亦非花。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就像一个巨大的磨盘,碾碎了无数绮丽的美景和妙曼的记忆,属于夏炎秋爽时节的荷花,同样也难逃隆冬风雪的摧残。但是,姿容虽逝,暗香依然,我们却仍可以在图片语言的帮助下,用手中的DC将花中君子的芬芳发掘并定格下来。 在隆冬时节拍摄残荷,其难度会远远大于盛夏之时的荷花摄影创作,简单看来难点有三:首先,残荷少了夏日荷花盛美之时的碧装粉朵,失去美丽色彩的支持,残荷顿显单调;其次,风霜侵蚀之下的残荷,早已全无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辉煌气势,变得孤影独处,大大限制了构图取舍之间的自由度;再者,塘涸花残,少了蜻蜓逸影和蛙鸣鸟语的映衬,视图的意境极易欠缺活力,流于呆滞。 在充分认识了残荷弄影的劣势之后,我们的拍摄就可以开始了。在开拍之前,要注意一下光线的强度和光源的走向,冬日的阳光通常较弱,所以适当地调节光比度,尽量保留住更多的光影细节是很必要的。为了使残荷摄影作品的画面显得不至于过分阴冷,一些影友会在白平衡设定后,通过二次调节而有意降低色温的指数,以追求一种偏于暖红的色调,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使画面的整体色调变得温馨起来。 决定残荷摄影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构图的形式感,换句话说,没能在视野中发现一个有力的视觉支撑点,也就不可能拍出一幅好的残荷画面。因此,认真观察被摄主体的线条、质感,充分利用水面倒影、环境色块、和景深控制手段,都可以使您的构图避免单调,造就意境。有了良好的意境,画面才能耐看,耐品。其实,真正创造视觉意境的是图片语言,这就要求摄影者摒弃以往“咔嚓一瞬”的高效率,要平心静气多观察、多琢磨,以打造出一双慧眼。 必须提及的还有一个安全问题,在拍摄残荷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荷塘已经干涸或结冰,为了更接近主体,便会产生冒然抵近的念头。但是,许多教训都已经证实,这般对“视觉零距离”的莽撞追求是危险的。在干涸的表层或冰面之下,粘稠的淤泥常年不涸,没足难离,十分危险。请记住,罗伯特·卡帕所说的“如果你拍的不够好,说明你离的还不够近”这句名言,在拍摄残荷的过程中是无须遵从的。 好了,罗嗦了许多,下面就看您的行动了。希望您在节假日的闲暇一刻,能够拿起DC去品味残荷的芬芳,去挖掘出更多的图片语言!© 版权声明